老年人游戏,上述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防沉迷系统的应用频率也在不断提高
老年人游戏活跃气氛
——从老年人游戏活跃气氛看电子游戏发展
文/金宝伦
“以前看电视、电视上的游戏,有电脑、有手机、有客户端,对老年人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方便。”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年人开始接触电子产品,也熟悉手机游戏。不少老年人曾沉迷过手机游戏,有的甚至连自己的手机号码也分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去注册帐号。
老年人玩游戏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通过人脸识别登录游戏,有的通过键盘手柄玩游戏,有的则利用视频游戏来登录游戏。对于一些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如何区分这些游戏并不容易,网络游戏具有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时还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一些网络游戏经常会通过人脸识别对未成年人施行强制性的上网防沉迷。
“一些游戏中的角色需要用到未成年人的身份证,比如公安部门查获的嫌疑人为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就会通过网络来进行判断,就有些老年人选择用自己的身份证实名注册登录。而至于游戏中的充值点,他们的监护人可能会去提醒,但很难引导他们用手机游戏来玩,未成年人玩游戏会产生一些心理负担,特别是孩子的手机还没有完全开启。”何婷说。
该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使用人脸识别的功能,在一些游戏中,经常会出现身份不明的未成年人在屏幕前展示一些游戏画面。
何婷表示,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早在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开始大力推进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防沉迷系统的应用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其中,三分之二的未成年人由家长担任法定监护人。但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防沉迷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何婷介绍称,未成年人对网络游戏的体验依然很差,网络游戏的一些娱乐消费以及与未成年人进行的其他游戏消费比例较高。
除了游戏防沉迷机制的不足之外,在网络游戏运营管理上,上述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一些游戏对未成年人使用人有诸多限制。例如,未成年人无法登陆平台注册,只能在家长、成年人之间使用;仅有的网络游戏内虚拟道具可交易,对未成年人的消费不实行实名制;游戏充值方式以直接充值或年费形式进行,且金额上限非常有限,未成年人玩家必须通过充值虚拟货币来满足花销;同时,这些游戏充值的价格也非常高。
何婷认为,网络游戏企业没有进一步完善的监管机制,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游戏上,没有考虑到未成年人消费的特点,忽略了游戏的使用和发展。
一名曾在腾讯担任一线运营工作的游戏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内游戏行业一直缺少有效的监管,大多是企业自行决定。“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很难对充值渠道的信息进行匿名,如果没有特殊监管,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国内游戏市场如今处于存量时代,高额的游戏充值额是游戏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玩家人数方面,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和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6.66亿,同比增长0.22%,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游戏行业处于产业布局早期,部分从业者对于游戏行业缺乏长远规划。
一位曾在腾讯担任一线运营的游戏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如果当初公司能有足够的规划,让我们好好学习知识,企业就不会赔钱,又不会有这么多广告商。”
但游戏行业良莠不齐,以及对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也是行业遭受重创的原因之一。
查看更多资讯请关注bwmd下载站

上一篇: 老炮:不要乱用位移技能来逃命,在我使用这套阵容的过程中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