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活动,总体来看M1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中长期贷款中的占比为31
理财活动面临的主要经济环境有哪些
经济环境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2022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经济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号文),提出要建立“金融30条”“金融21条”等多项金融政策,在2020年2月底的全国两会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出要“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2021年上半年信贷需求明显减弱,且三季度以来,信贷需求逐步回落,表明了疫情因素影响下的经济复苏放缓。同时,2020年四季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风险反弹回潮”。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受此影响,企业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当前信贷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结构性的信贷需求不足。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持续亏损,进一步影响到消费、投资和基建投资,导致房地产贷款需求收缩。另一方面,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加强了房地产信贷的调控,同时通过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增加房贷额度等方式,控制银行涉房贷款投放受新冠肺炎疫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不足,同时,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政策定位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持续缩减,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资金需求上升。今年一季度,房企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8%,为2007年以来同期新低,在中长期贷款中的占比为31.9%,较去年末下降6.0个百分点。
社融数据方面,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7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0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5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0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1亿元。
M1增速4.8%,同比下降1.9%。M1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基本匹配,M1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总体来看M1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
央行:将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据央行网站4月11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一步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人民银行有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问题?
答: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工作安排,货币政策靠前发力、适当加力,4月份新增贷款6454亿元,创设专门的金融工具3000亿元,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
查看更多资讯请关注bwmd下载站

上一篇: 力丸?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Network到底要怎么参加节目
下一篇: 没有了